健康資訊

兒童疫苗接種時間表

兒童疫苗接種時間表

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建議,自出生至小六的兒童,應根據「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接種不同疫苗及加強劑,以預防水痘、白喉、乙型肝炎、麻疹、百日咳、小兒麻痹症、肺炎球菌感染、德國麻疹等疾病。而衞生署母嬰健康院亦會院按照「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會為5歲或以下的嬰幼兒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 初生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一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兩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四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六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十二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十八個月大嬰兒應接種的疫苗: 小一學童應接種的疫苗: 小五學童應接種的疫苗: 小六學童應接種的疫苗: *2018年7月1日或以後出生的兒童會於18個月大在母嬰健康院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而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出生的兒童會於小學一年級接種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及水痘混合疫苗。 ^由2019/20學年起,合資格的女學童會於小學五年級接種「九價人類乳頭瘤病毒疫苗  (第一次)」,並於下一學年(小六) 接種第二次。

兒童疫苗接種時間表 Read More »

身體檢查5大迷思:幾時要驗身?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是必做項目?

身體檢查5大迷思:幾時要驗身?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是必做項目?

不少都市人都會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以了解身體狀況,及早察覺疾病出現。本港現時市面上有不少身體檢查計劃,涵蓋不同檢查項目,但究竟有甚麼人需要進行身體檢查?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檢查項目是必須做?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有關身體檢查的5大迷思! 了解更多體檢計劃 Q1:為甚麼要做身體檢查? 不少都市人的生活都會出現日夜癲倒、飲食不定時等等不良習慣,加上沉重壓力,令身體容易出現毛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都市病,而近年更加有年輕化趨勢。因此,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以幫助大家在疾病未發生前了解身體狀況加以預防,甚或是在疾病形成初期及早發現以進行合適的治療。 Q2:甚麼時候開始需要驗身? 一般建議都市人在30歲時開始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隨年齡增長,應適度調整檢查項目,例如在35歲後應開始每年量血壓、驗血糖,以及進行乙型肝炎、性病測試。而女性亦需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及乳房檢查。在50歲或以後應開始進行大腸癌篩查等。 Q3:多久做驗一次? 由於每次身體檢查只能記錄檢查當下的身體狀況,所以建議大家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如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應及早安排檢查。而高危、高齡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亦應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至於女士亦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每年或每2年接受乳房超聲波檢查、柏氏抹片檢查,以偵查是否患有乳癌及子宮頸癌。50歲以上人士應每1到2年做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年滿50歲男士應每2年接受一次泌尿系統檢查。 Q4:有甚麼是身體檢查必做項目?項目愈多愈好? 市面體檢計劃眾多,每款都涵蓋了不同的檢查項目,當中有沒有甚麼項目是必做的?是否檢查項目愈多就代表愈好?其實,每項身體檢查項目都有其作用及意義,不同年齡、性別人士需要的檢查項目會有所不同。以一般基本全面的體檢計劃來說,檢查項目大多包括心臟、肝功能、泌尿系統、糖尿病測試、血脂、膽固醇讀數、肺功能、骨質密度等等。 Q5:一定要由醫護人員解說身體檢查結果嗎? 所有的體檢報告應由醫護人員解釋並跟進,他們亦會根據患者以往的病歷、症狀及面診,進一步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 了解更多體檢計劃

身體檢查5大迷思:幾時要驗身?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是必做項目? Read More »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