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檢查

身體檢查冷知識:甚麼是三高?了解血壓、血糖及血脂標準指標

俗稱三高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常見都市病,定期身體檢查可以有助大家及早察覺是否患有三高。究竟甚麼才算三高?現時有甚麼項目檢查三高?Dr Mall編輯團隊為大整理了三高的檢查項目以及三高指標! 了解更多身體檢查項目 血壓、血糖、血脂基本檢查項目有甚麼? 目前本港市面的基本身體檢查大多已包括血壓、血糖、血脂檢查。量血壓可以檢查人體的血壓是否正常。至於血糖,可以透過空腹血糖檢查,以抽血方式檢查空腹時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了解血糖是否正常。 而血脂測試同樣以抽血方式,檢驗人體總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膽固醇度數是否正常。 了解血壓、血糖及血脂標準指標 1. 血壓 血壓 正常水平 臨界點 高血壓 上壓 130mmHg以下 130-139mmHg 140mmHg以上 下壓 85mmHg以下 85-89mmHg 90mmHg以上 2. 血糖 血糖 正常水平 偏高 糖尿病 空腹血糖 5.6mmol/L以下 5.6 – 7mmol/L 7mmol/L或以上 3. 血脂 血脂 正常水平 臨界點 高血脂 總膽固醇 5.2mmol/L以下 5.2-6.2mmol/L 6.2mmol/L以上 三酸甘油酯 1.7mmol/L以下 1.7-2.2mmol/L 2.2mmol/L以上 低密度膽固醇 3.4mmol/L以下 3.4-4.1mmol/L 4.1mmol/L以上 三高人士患上中風、心血管疾病機會較高,嚴重更會影響性命。因此,常規的身體檢查可以有助大家及早察覺是否患有三高,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及藥物治療,可以穩定三高,以免惡化。 了解更多身體檢查項目

身體檢查FAQ:靜臥心電圖 VS 運動心電圖有咩分別?

心電圖是本港市面身體檢查其中一個較常見頂目,但究竟心電圖有甚麼作用?靜臥心電圖與運動心電圖又有甚麼分別?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心電圖檢查的迷思! 了解更多身體檢查項目 心電圖原理及作用 人體的心臟肌肉收縮時會產生微量電流訊號。因此,透過心電圖可以瞭解人體心臟健康情況。進行心電圖檢查時,醫護人員會為患者貼上十塊金屬導體,電子儀器會根據每塊導體所接收的訊息,以不同配搭產生12個電流圖型,從不同角度觀察心臟活動。 靜臥心電圖 進行靜臥心電圖時,病人需要平臥在床上檢查,靜臥心電圖可以檢查人體心臟運作是否正常,包括是否有心律不正、心臟缺血、心臟肥大及心肌壞死等。檢查過程只需10秒左右。 運動心電圖 由於輕微的冠心病只有在人體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才產生心肌缺氧的情況,而運動心電圖正正能觀察病人是否有異常。不過,此項檢查必須有醫生在場監督,因為病人可能會因運動而突發心絞痛,需立即治療。檢查需時約15分鐘,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決定跟進治療。 了解更多身體檢查項目

婚前檢查FAQ:為何要做婚前檢查?有甚麼是必驗項目?

婚前健康檢查至關重要,有助各位準新人在婚前了解自己及伴侶的健康狀況,以及早發現是否潛伏傳染病或遺傳病,可以為雙方及下一代的健康提供更大保障。Dr Mall編輯團隊為大家整理了婚前檢查FAQ,讓一眾準新人更容易了解婚前檢查內容! 了解更多婚前檢查項目 Q1. 為何要做婚前檢查? 婚前健康檢查有助各位準新人在婚前了解自己及伴侶的健康狀況,以及早發現是否潛伏傳染病或遺傳病,可以為雙方及下一代的健康提供更大保障。萬一檢查到身體有什麼毛病,亦可及早採取適當治療。 Q2. 何時進行婚前檢查? 建議準新人在婚前半年至1年進行婚前身體檢查,讓準新人及早了解雙方的健康狀況,以及計劃家庭及生育計劃。 Q3. 有甚麼是婚前檢查必驗項目? 除了一般的身高體重、血型等檢查項目,婚前檢查大多都會有以下檢測項目: 乙型肝炎:如母親為乙肝帶菌者,下一代有70-90%機會被感染為乙肝帶菌者。因此婚前檢查大多包括這項檢查,以免有機會傳染給下一代。 德國麻疹:如女士在懷孕首3個月感染德國麻疹,有機會誕下發育不全的嬰兒。因此婚前檢查大多包括這項檢查,以免有機會傳染給下一代。 性病:梅毒、愛滋病。 柏氏抹片:適合已有性經驗的女性,評估子宮頸病變風險。 精液化驗:有助評估男性生育能力。 了解更多婚前檢查項目

照胃鏡冷知識:胃鏡檢查程序及注意事項

胃病是本港常見都市病之一,而胃鏡檢查亦愈來愈普遍,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會為大家逐一解構照胃鏡冷知識! 了解更多胃鏡檢查服務 甚麼時候才有需要接受胃鏡檢? 胃鏡是指「上消化道內窺鏡」,利用一條約尾指般粗、可彎曲的管狀內窺鏡,由口腔放入食道作檢查,以檢查患者消化道、食道、胃及十二指腸有否有任何潰瘍、發炎或腫瘤。究竟甚麼時候才有需要接受胃鏡檢查?一般來說,如患者出現持續胃痛、胃灼熱、反胃、消化不良,吞嚥困難,大便呈黑色或體重無故急降,以及家族有胃癌或食道癌病史的患者,醫生都會建議他們接受照胃鏡檢查,以診斷消化系統的情況。 照胃鏡檢查程序 照胃鏡檢查一般需時約10至15分鐘,檢查開始前,醫護人員會在患者的咽喉後部噴上局部麻醉藥,令患者在照胃鏡過程中不會感到痛楚。胃鏡檢查一般是十分安全,但部分患者或會出現短暫性的副作用,包括出現胃脹感覺。 照胃鏡注意事項 接受胃鏡檢查後,患者需要在長椅上或床上休息約半小時,回家後二十四小時應該盡量休息,大多患者在檢查翌日便能恢復正常活動。坊間提供的照胃鏡檢查一般可以住院或日間手術形式進行。另外,大家須注意,患者在接受照胃鏡檢查前3至4小時內應避免進食。 了解更多胃鏡檢查服務

身體檢查5大迷思:幾時要驗身?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是必做項目?

不少都市人都會定期接受身體檢查,以了解身體狀況,及早察覺疾病出現。本港現時市面上有不少身體檢查計劃,涵蓋不同檢查項目,但究竟有甚麼人需要進行身體檢查?多久做驗一次?有甚麼檢查項目是必須做?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有關身體檢查的5大迷思! 了解更多體檢計劃 Q1:為甚麼要做身體檢查? 不少都市人的生活都會出現日夜癲倒、飲食不定時等等不良習慣,加上沉重壓力,令身體容易出現毛病,包括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都市病,而近年更加有年輕化趨勢。因此,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以幫助大家在疾病未發生前了解身體狀況加以預防,甚或是在疾病形成初期及早發現以進行合適的治療。 Q2:甚麼時候開始需要驗身? 一般建議都市人在30歲時開始定期進行身體檢查,隨年齡增長,應適度調整檢查項目,例如在35歲後應開始每年量血壓、驗血糖,以及進行乙型肝炎、性病測試。而女性亦需定期進行子宮頸癌篩查及乳房檢查。在50歲或以後應開始進行大腸癌篩查等。 Q3:多久做驗一次? 由於每次身體檢查只能記錄檢查當下的身體狀況,所以建議大家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如發現身體出現異常應及早安排檢查。而高危、高齡人士及長期病患者,亦應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至於女士亦應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包括每年或每2年接受乳房超聲波檢查、柏氏抹片檢查,以偵查是否患有乳癌及子宮頸癌。50歲以上人士應每1到2年做一次大便隱血測試,每10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年滿50歲男士應每2年接受一次泌尿系統檢查。 Q4:有甚麼是身體檢查必做項目?項目愈多愈好? 市面體檢計劃眾多,每款都涵蓋了不同的檢查項目,當中有沒有甚麼項目是必做的?是否檢查項目愈多就代表愈好?其實,每項身體檢查項目都有其作用及意義,不同年齡、性別人士需要的檢查項目會有所不同。以一般基本全面的體檢計劃來說,檢查項目大多包括心臟、肝功能、泌尿系統、糖尿病測試、血脂、膽固醇讀數、肺功能、骨質密度等等。 Q5:一定要由醫護人員解說身體檢查結果嗎? 所有的體檢報告應由醫護人員解釋並跟進,他們亦會根據患者以往的病歷、症狀及面診,進一步了解患者身體狀況,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 了解更多體檢計劃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