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Mall編輯

【膀胱癌】屙血尿有機會反映健康問題可大可小?即睇膀胱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膀胱癌】屙血尿有機會反映健康問題可大可小?即睇膀胱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屙血尿有機會反映你患上膀胱癌?膀胱癌是本港其中一個較為常見的癌症,當中以55歲至70歲左右的男性有較高風險患病。膀胱癌主要症狀是會突然間出現尿血及持續出現小便困難等等。早期膀胱癌治癒率為高,但因為病情容易復發,所以膀胱癌患者需要定期跟進檢查。以下為大家進一步介紹膀胱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本港每年平均約有400宗膀胱癌新症 根據醫管局網頁,本港每年平均有400宗膀胱癌新症,主要為男性患者為主,當中以55歲至70歲左右的男性有較高風險患病。當膀胱內膜的細胞組織出現病變時便會形成膀胱癌。大部分膀胱腫先於患者膀胱內膜表層出現,形狀似小蘑菇,所以又稱為乳頭狀腫瘤,待一段時間後才會擴散到膀胱的肌肉壁及身體其他部位。 膀胱癌成因未明!一文睇5大高危一族 至今醫學界對於膀胱癌成因仍未有明確定論,但相信或與人體長期吸入致癌物質有關,導致膀胱黏膜長期接觸含有致癌物質的尿液,增加癌變機率。吸煙者、經常接觸化學物質的人、常患膀炎患者、有家族病史及男性等5類人士屬於患有膀胱癌的高危一族。 膀胱癌病徵 膀胱癌常見的病徵是小便帶血,初時可能會斷續出現,當嚴重時會形成血塊,最終導致小便不通、尿頻、小便困難及感到阻塞。初期膀胱癌患者可透過膀胱內視鏡將腫瘤切除作治療方案;病情較嚴重者或需將整個膀胱切除,以人造膀胱代替。早期膀胱癌治癒率為高,但因為病情容易復發,所以膀胱癌患者需要定期跟進檢查,部分患者或需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以減少復發機會。 #男士檢查

【膀胱癌】屙血尿有機會反映健康問題可大可小?即睇膀胱癌成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Read More »

【男士檢查】究竟有甚麼項目是必做?一文全面盤點男士常見疾病及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

【男士檢查】究竟有甚麼項目是必做?一文全面盤點男士常見疾病及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

男士們一般甚少主動尋找醫療意見,部分人更會諱疾忌醫,往往最終延誤了黃金治療期。其實,隨年紀漸大,男士患睪丸、前列腺癌及肝病的機會有所增加,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降低患病機會。本港市面有推出各款針對男士的身體檢查計劃套餐,究竟有甚麼項目是必需呢?以下大家盤點男士常見疾病及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吧! 全面盤點男士常見疾病 男士常見的疾病主要可以分為癌症及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兩類。先談癌症類別,男士有較大機會出現睪丸癌、前列腺癌、鼻咽癌、肺癌、肝癌及大腸癌。至於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較常見的有不育、性病、良性前列腺肥大症、龜頭炎、精索靜脈曲張、腎結石、陰莖硬結症及性功能障礙。 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 有見及此,各位男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降低患病機會,以下為大家盤點有甚麼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吧! 1. 前列腺超聲波檢查及前列腺特別抗原 前列腺疾病是男士最常見的疾病,包括有良性前列腺肥大症甚或前列腺癌,所以男士身體檢查計劃應該要包括前列腺檢查,包括前列腺超聲波檢查及前列腺特別抗原檢查,前者可診斷是否患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腫瘤、前列腺結石、前列腺囊腫、慢性前列腺炎等症狀;後者可診斷前列腺特異抗原指數是否有病變風險。建議50歲以上的男士可以每2至4年作一次前列腺超聲波檢查。 2. 排尿功能檢查及腎功能測試 腎結石亦是其中一個常見男士疾病,會導致腎絲球體發炎及阻塞,所以作排尿功能檢查及腎功能測試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腎功能是否有異常。 3. 睪固酮檢測及尿液檢查 想了解男士是否有性功能障礙,可以透過血液測試及睪固酮檢測,測試生殖系統是否正常運作。如果睪固酮濃度低於300ng/dL,就可診斷為睪固酮低下。 4. 常規檢查 男士較女士有高風險出現心臟病及中風,所以建議男士的身體檢查計劃應包括血壓、膽固醇、血糖及體重等常規檢查,了解是否有患有心臟病及中風風險。另外,糞便潛血檢查可以及早察覺是否有大腸癌機會;肝功率測試可了解是肝臟的健康狀況。 最後,建議年過40歲男士定期進行身體檢查,以預防常見男士疾病,防患未然。除了身體檢查外,男士亦應該由生活習慣做起,定期運動及維持均衡飲食習慣,可以大大降低患長期病的機會! #男士檢查

【男士檢查】究竟有甚麼項目是必做?一文全面盤點男士常見疾病及男士身體檢查計劃必備檢查項目 Read More »

【朱古力瘤】子宮內膜異位俗稱朱古力瘤!近年成為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甚麼女士屬高危一族?

【朱古力瘤】子宮內膜異位俗稱朱古力瘤!近年成為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甚麼女士屬高危一族?

不少女士經常受經痛不適所困擾,部分人甚至出現月經異常,如果有關症狀持續出現,有可能是反映你患上俗稱「朱古力瘤」的子宮內膜異位所致!其實,朱古力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不及時診治更有機會導致不孕問題。作為近年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各位女士又是否了解甚麼是朱古力瘤呢?下文將為大家介紹朱古力瘤的成因、症狀和治療方法。 朱古力瘤成因是經血倒流所致? 子宮內膜異位俗稱「朱古力瘤」,其成因是當女性經血經輸卵管倒流至盆腔內,使內膜組織在子宮腔外面的器官生長,便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從而引致發炎及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發生在卵巢時,會形成囊腫並呈深棕色,故又被稱為朱古力瘤。朱古力瘤成因尚未明確,但經血倒流理論被普遍接受。經血倒流可將內膜組織帶出子宮,依附在卵巢、輸卵管或盆腔,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另外,遺傳、免疫缺陷、手術疤痕也有可能致病。 甚麼女士屬高危一族? 患上朱古力瘤的高危一族:達生育年齡的女性、常有月經失調、經期常超過7日、月經周期較短、親屬有朱古力瘤等等女性。至於朱古力瘤的常見症狀包括下背痛、經痛、性痛、排便痛及月經過多等等。 盆腔超聲波能診斷是否患有朱古力瘤 目前可以透過盆腔超聲波診斷是否患有朱古力瘤,一旦不幸確診,症狀輕微者可以進行藥物治療,包括服用黃體素和避孕藥緩解症狀,使內膜組織萎縮。至於病情嚴重者,醫生或建議進行手術切除朱古力瘤,一般在手術後兩年內可自然懷孕。最後,朱古力瘤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容易被人忽略,所以建議婦女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尤其經期不適者更應關注,及早發現並把握最佳治療時機,以避免病情惡化導致不孕。 #女士檢查

【朱古力瘤】子宮內膜異位俗稱朱古力瘤!近年成為常見婦科疾病之一?甚麼女士屬高危一族? Read More »

【婦科檢查】婦科檢查項目必備乳房檢查?一文了解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兩類檢查有何分別

【婦科檢查】婦科檢查項目必備乳房檢查?一文了解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兩類檢查有何分別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乳癌作為本港女性的頭號癌症殺手,定期進行檢查可以有效預防乳房出現病變,及早接受治療,降低患上乳癌機會。近年,市面上有愈來愈多女性體檢計劃都包含了乳房檢查,主要以乳房X光造影和乳房超聲波兩種為主,究竟兩者有什麼分別?女士們又該選擇哪一種檢查?以下拆解兩種乳房檢查的原理和作用有甚麼大不同吧! 乳房超聲波的原理和優缺點 乳房超聲波是利用高頻超聲波掃瞄病人乳房和腋下位置,並將波頻信息傳送到電腦,構成乳房內部圖像,從而可以有效檢查病人的乳房是否有囊腫或腫塊,並了解其大小、形狀和性質。 乳房超聲波優點:無輻射,非入侵性,對身體無害,任何年齡女性都適用,包括哺乳期或懷孕婦女。靈敏度高達91%至93%。 乳房超聲波缺點:對初期乳房病變如微鈣化點檢測較困難。 乳房X光造影的原理和優缺點 乳房X光造影則是利用X光拍攝成像,以檢查乳房組織是否有鈣化跡象。乳房X光造影主要分為傳統2D乳房X光造影和3D乳房X光造影,兩者方式都是利用上下膠板夾住乳房,通過X光線拍攝乳房,當中3D造影可減少組織重疊造成的透視問題,導致影像更清晰、診斷更精準。 乳房X光造影優點:可以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比超聲波更早檢測癌前病變。 乳房X光造缺點:有輻射,未必適合懷孕婦女。 女士們又該選擇哪一種檢查? 最後,由於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兩者的原理及用途不同,所以是不能互相取代,相反,兩者可以互補不足。醫生大多建議40歲以下無症狀女性定期進行乳房超聲波掃描,因為年輕女性乳房密度高,X光造影影像不明顯。相反,40歲以上女性乳房密度較低,所以建議她們定期進行X光造影檢查,可以更清楚檢查乳房是否有微鈣化點,而同時亦可以進行超聲波作輔助檢查,有效發現未形成腫瘤的微鈣化點,而乳房超聲波掃描則可輔助檢查,以偵測腫塊為實體或液體囊腫。 #女士檢查

【婦科檢查】婦科檢查項目必備乳房檢查?一文了解乳房X光造影及乳房超聲波兩類檢查有何分別 Read More »

【婦科檢查】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立即了解子宮頸篩查的原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婦科檢查】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立即了解子宮頸篩查的原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是預防和早期發現子宮頸癌的重要手段。柏氏抹片檢查是目前最普遍的子宮頸篩查檢查之一,市面不少婦科檢查或女士身體檢查套餐都會包含了柏氏抹片檢查。以下詳細介紹子宮頸篩查的原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子宮頸篩查原理及流程 柏氏抹片檢查是現時最有效篩查子宮頸癌的方法,其原理是透過檢測子宮頸細胞異常,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異常细胞,防止疾病發展到子宮頸癌的程度。在進行柏氏抹片檢查時,患者需要躺在檢查床上,並放鬆身體。醫生或護士會輕柔地將窺器放入患者的陰道內,再用刷子輕輕地抽取子宮頸表面的細胞樣本。這個過程通常不會引起太多不適,但有些人可能會感到一些輕微的不適或疼痛。檢測完畢後,細胞樣本會被送到化驗室進行詳細檢驗。如果結果顯示有異常細胞,醫生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檢查,例如子宮頸活檢或冷凍切片檢查,以確定是否存在癌症。 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 對於女性的身體健康而言,政府「子宮頸普查計劃」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檢查,尤其對於25至64歲、曾有性經驗的女性,每三年或每五年進行一次子宮頸篩查是非常必要的。對於高風險人群,如21至24歲、持續感染HPV或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因素的女性,建議依照醫生的評估,有可能需要更頻繁地進行子宮頸篩查。 子宮頸篩查注意事項 在進行柏氏抹片檢查前48小時,女性應避免灌洗陰道、使用殺精藥、陰道塞藥和性交,避免沖走不正常的細胞。如果月經剛好來到,需避免接受檢測。在檢查後的一兩日內,陰道有少量出血屬正常現象。如果出血量持續增加,就需要與醫生聯絡及跟進。 最後,建議女性朋友們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子宮頸篩查及女士身體檢查套餐,及時發現和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和生活品質。 #女士檢查

【婦科檢查】建議女士定期接受子宮頸篩查!立即了解子宮頸篩查的原理、流程及注意事項 Read More »

【全身檢查】消委會調查: 3成體檢計劃無醫生參與診斷!一文教你選購全面身體檢查3大實用貼士

【全身檢查】消委會調查: 3成體檢計劃無醫生參與診斷!一文教你選購全面身體檢查3大實用貼士

近年本港市面上的體檢計劃愈來愈多。消費者委員會早前比較市場上33個基本體檢計劃,結果發現不同計劃的收費差距極大,當中最低與最高的收費更相差超過9倍!是次調查發現,有其中約3成的體檢計劃並沒有任何醫生參與診斷,超過15%甚至不是由醫生負責解釋報告。以下整理了消委會建議選購全面身體檢查的3大實用貼士。 超過90%體檢計劃提供少於一半的基本檢查項目 消費者委員會在2023年2月至3月期間收集了本港12間私家醫院或附屬醫療中心及14間私營醫療機,合共33個基本身體檢查計劃的收費和資料進行調查。基本身體檢查計劃均包括量度身高、體重、體重指數BMI、血壓、脈搏心跳、量度腰圍、體格檢查、視力測試、色盲測試、心肺和腹部、護理評估、醫生/醫護人員會診等8項基本檢查項目。結果發現,超過90%體檢計劃提供少於一半的基本檢查項目;50%計劃只提供1個評估項目,只有1個計劃包含6個項目,並有提供聽力測試。 不同體檢計劃收費差距極大 消委會亦發現不同體檢計劃的收費差距極大,當中最低與最高的收費更相差超過9倍!以每個計劃顯示的最低價格比較,收費最低的體檢計劃是HK$820,是由「毅力醫護健康集團」提供。至於收費最高的計劃為HK$8,310,並由「養和醫院/東區醫療中心」負責提供,兩者收費相差超過9倍。 部分體檢計劃價格低但其涵蓋項目有限 另外,調查亦指出,「毅力醫護健康集團」提供的計劃雖然價格最低,但其涵蓋的項目有限,以血脂肪檢查為例,計劃只包括總膽固醇指數,沒有細分高密度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指數,導致消費者未能全面了解心血管健康情況。消委會對此提醒消費者,在選擇體檢計劃時,不應只注視基本收費,當中不少機構可能以附加形式提供檢查項目,令總收費反而較高。 約3成體檢計劃沒有醫生參與診斷 消委會指出,近3成體檢計劃,包括「仁匯醫務集團」、「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健柏健康管理中心」、「毅力醫護健康集團」、「快驗保(香港)有限公司」、「時代醫療集團」、「美邦醫學體檢中心」、「醫薈體檢坊」和「香港仁和體檢中心」等機構提供的基本計劃均沒有醫生參與診斷過程,並只有由護士、健康服務員或放射科技師等負責進行檢查。另外,調查發現其中4個體檢計劃甚至不是由醫生解釋報告。消委會提醒消費者,體檢報告應由醫生解釋,並結合臨床診斷和全面評估,才能作出精準的判斷和跟進。 一文教你選購全面身體檢查3大實用貼士 最後,消委員提出了3大選購全面身體檢查時的實用貼士: 1. 每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風險都不同,所需的檢查和化驗項目因人而異。所以,消費者應諮詢家庭醫生的意見,由醫生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合適的健康評估項目。 2. 一般體檢項目大多以套餐形式銷售,消費者應注意需要進行的檢查項目是否包括在套餐內,如果需要以附加形式收費,應仔細比較不同機構的總收費。 3. 即使體檢結果正常,如果身體出現一些難以解釋的變化,切勿輕視並應盡快尋求醫生意見,接受進一步詳細檢查。 #全面檢查

【全身檢查】消委會調查: 3成體檢計劃無醫生參與診斷!一文教你選購全面身體檢查3大實用貼士 Read More »

【體檢計劃】全身檢查常見有上腹部/乳房超聲波檢查!但甚麼是超聲波檢查?一文了解5大常見超聲波檢查部位

【體檢計劃】全身檢查常見有上腹部/乳房超聲波檢查!但甚麼是超聲波檢查?一文了解5大常見超聲波檢查部位

近年來,超聲波檢查技術本港在各大體檢計劃中越來越受歡迎,它的原理其實是一種透過高頻聲波檢查身體內部情況的技術,可以檢測不同身體部位是否有出現疾病。Dr Mall編輯以下將你介紹有關上腹部、盆腔、乳房、心臟和骨質密度等5款常見超聲波檢查的原理、應用及注意事項。 甚麼是超聲波檢查?全面身體檢查必備項目? 超聲波檢查是一種利用高頻聲波檢查體內狀況的技術,常見於上腹部、盆腔、乳房、心臟和骨質密度等器官檢查上。超聲波檢查原理是透過將高頻聲波傳到身體器官或組織的邊界以產生不同程度反射,並通過接收器分析回聲方向及回傳時間,以描繪出探測範圍的影像,近年愈來愈常見於全面身體檢查計劃中。 超聲波檢查的優點是無輻射,並且非侵入性,適用於所有年齡層的人士。然而,超聲波難以穿透骨骼,而且容易受氣體遮擋,因此不適用於檢查肺或被骨骼包圍的器官。 1. 上腹部超聲波 上腹部超聲波檢查主要用於檢查肝、膽、胰、脾和腎等腹部器官是否有肥大或腫瘤,並能診斷病人是否患有肝炎、肝硬化、膽結石和胰臟炎等症狀。病人在接受上腹部超聲波檢查6小時前需禁食,以免影像受到食物和飲料的干擾。 2. 乳房超聲波 乳房超聲波是近年女性身體檢查的必備項目之一,可以檢查乳房組織的內部結構,了解是否有任何腫塊、囊腫或其他異常情況。乳房超聲波對於檢測乳腺癌有很高的準確性,尤其對於乳腺組織較為密集的年輕女性而言,更具有優勢。為了提高檢查的準確性,建議在月經結束後的第一週進行檢查,因為這時乳房較不腫脹,影像質量較高。 3. 盆腔超聲波 盆腔超聲波同樣是近年女性身體檢查的必備項目之一,透過超聲波探頭繞行在病人的下腹部,從而觀察盆腔內狀況,評估子宮和卵巢是否有水瘤、纖維瘤、多囊卵巢綜合症、卵巢癌、子宮內膜異位或巧克力囊腫等疾病。在接受盆腔超聲波檢查前,病人需喝大量水並忍住排尿,以便更清晰地診斷盆腔內狀況。 4. 骨質密度超聲波 骨密度超聲波是針對骨骼的檢查方法,可用於評估骨折風險及骨質疏鬆症。在進行骨密度超聲波檢查時,醫護人員會將超聲波探頭放在病人的踝關節處,以評估骨密度。檢查過程快速無痛,無需脫衣,而病人在接受骨密度超聲波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或禁食。 5. 心臟超聲波 心臟超聲波檢查是一種用來評估心臟功能和結構的檢查方法。通過觀察心臟收縮和舒張的過程,可以了解心臟的泵血功能、心臟瓣膜運動、心臟壁厚度以及心包等情況。心臟超聲波檢查對於診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臟瓣膜病、心肌梗塞及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義。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但檢查過程中患者需保持平靜,以獲得更好的影像質量。 最後,綜合而言,超聲波檢查是一種非侵入性、無輻射的檢查方法,適合各年齡層人士。然而,每種超聲波檢查適用範圍不同,因此在選擇檢查項目時需根據個人需求和醫生建議做出判斷。 #全面檢查

【體檢計劃】全身檢查常見有上腹部/乳房超聲波檢查!但甚麼是超聲波檢查?一文了解5大常見超聲波檢查部位 Read More »

【心電圖檢查】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有何不同?即睇心電圖檢查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心電圖檢查】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有何不同?即睇心電圖檢查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近年市場出現了愈來愈來多心臟疾病的體檢計劃,以助大家更有效及早偵測心臟病。心電圖檢查。是其中一個常見的體檢項目。本文將介紹心電圖的種類、原理、檢查目的及注意事項,以協助讀者更了解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檢查是甚麼 心電圖是一項常見的心臟健康檢查,可用於檢測心臟狀況,以便早期發現心臟病。心電圖檢查主要分為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兩種類型。在進行檢查前,醫護人員會在患者身上貼上金屬導體,這些導體會收集心臟肌肉收縮和擴張產生的電流,並記錄下來,以便醫生觀察是否存在心臟異常。 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的主要區別… 心電圖檢查可以分為靜態心電圖及運動心電圖兩類。靜態心電圖是指患者躺在床上以安靜狀態下進行檢查,主要用於偵測心臟靜態是否有異常,但未必能偵測到患者在運動狀態下、偶發性的心臟症狀或隱藏心臟問題。而運動心電圖則需要患者在跑步機上運動,以增加心臟負擔及血氧需求,進而評估心臟在負荷加重的情況下是否正常運作。運動心電圖檢查一般需時十至十五分鐘,且必須有醫生在場監督。 靜態心電圖與運動心電圖各有其優點,靜態心電圖適合用於偵測靜態下的心臟異常,而運動心電圖則可以補足靜態心電圖的不足,偵測隱藏的心臟問題。 靜態心電圖檢查注意事項 不論是接受靜態心電圖還是運動心電圖檢查,患者都需要注意一些事項。接受靜態心電圖檢查的人士,在檢查前1至2小時以內禁止進食及抽煙,但可喝少量清水;檢查前盡量不要做劇烈運動。為確保電極能貼上身上,檢查當日避免使用護膚霜及乳液。另外,檢查當日盡量避免穿戴會干擾檢查的金屬性物品如手錶及皮帶扣。 運動心電圖檢查注意事項 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的人士,在檢查前12小時內盡量不要做劇烈運動,檢查當日也應避免穿戴會干擾檢查的金屬性物品如手錶及皮帶扣,並需要有醫護人員在場監督檢查過程。對於患有心絞痛、心力衰竭、血壓過高或嚴重心律不齊的人士,不建議接受運動心電圖檢查,因此建議在接受有關檢查前先與醫生進行諮詢商討,了解自己是否適合進行有關檢查。 總括而言,心電圖是一種常見用來偵測心臟狀況的檢查項目,可分為靜態心電圖及運動心電圖兩類。患者在接受心電圖檢查前需要留意一些事項,以確保檢查結果正確有效。如果患者有任何心臟問題或疑慮,建議儘早向醫生諮詢,以便進行相應的檢查及治療。 #全面檢查

【心電圖檢查】靜態心電圖和運動心電圖有何不同?即睇心電圖檢查的原理和注意事項 Read More »

醫保FAQ: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應該點買好?!

醫保FAQ: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應該點買好?!

自政府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後,由於設有扣稅優惠,吸引不少市民投保。不過,對於一眾已持有傳統醫保的人士來說,究竟又是否應該將保單改為自願醫保?當中又有甚麼考慮因素?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解構,轉保前大家應考慮的3點因素! 了解更多自願醫保產品 1. 比較兩者保障內容,了解是否需要自願醫保產品的特別保障! 在考慮是否轉保前,大家應仔細了解手上的傳統醫保與自願醫保產品內的保障有甚麼不同地方,並按自己需要作出選擇。例如,自願醫保涵蓋了「住院接受精神科治療」保障,以及承保「先天性疾病治療」,即保障受保人年滿8歲或以後的先天性疾病的檢測及治療。另外,自願醫保亦涵蓋了「訂明診斷成像檢測保障」,包括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掃描及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但投保人須分擔30%共同保險費用。如果你手上已投保的醫保沒有上述保障,而你又認為自己需要有關保障時,不妨考慮改轉有去自願醫保。 2. 轉移計畫時是否需要重新核保? 在考慮是否需要轉投自願醫保時,大家最重要是了解清楚是否需要重新核保。因為有部分保險公司或要求投保人重新核保,有機會令增加保險附加費,或設有不受保疾病。因此,大家需要了解清楚,亦有部分保險公司直接將投保人現有保單續保至認可產品,即是在同一產品加入自願醫保計劃的保障特點。 3. 是否需要終身無限保額? 最後一點,大家不妨考慮自身是否需要終身保障限額。傳統醫保很多時都設有終身保障額。相反,自願醫保沒有設有終身保額,其標準計畫只設有每年上限$42萬港元,即使投保人活到100歲,投保了自願醫保,每年都必定有$42萬元保障額。因此,如果大家認為需要終身保額,不妨可以轉投自願醫保。 了解更多自願醫保產品

醫保FAQ:自願醫保 vs 傳統醫保!應該點買好?! Read More »

醫療保險冷知識:甚麼是核保?核保對保單有甚麼影響?

醫療保險冷知識:甚麼是核保?核保對保單有甚麼影響?

當大家購買醫療保險時,很多時候都需要核保過程,完成核保後保單才會正式生效,受保人才會得到有關保障。不過,到底甚麼是核保?核保對於保單又會帶來甚麼影響?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解構甚麼是核保! 了解更多自願醫保產品 甚麼是核保? 在投保醫療保險前,保險公司一般都會為一位投保人進行核保程序,包括審核投保人過往的醫療紀錄、年紀、是否吸煙、職業等等,以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這些因素影響保險公司決定是否接受承保。只有通過核保過程,保單才會生效。 核保對保單有甚麼影響? 標準承保 保單上沒有任何不受保障項目,亦不須收取醫療附加保費。 被加入額外「不保事項」 保單加入某些病症的不受保障項目。 支付附加保費 保單會因應某些病症而收取醫療附加保費,醫療附加保費通常是以保費總額的某個固定百分比而計算。 拒絕承保 保單申請不被接納。 了解更多自願醫保產品

醫療保險冷知識:甚麼是核保?核保對保單有甚麼影響? Read More »

Shopping C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