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是本港市面身體檢查其中一個較常見頂目,但究竟心電圖有甚麼作用?靜臥心電圖與運動心電圖又有甚麼分別?Dr Mall編輯團隊以下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心電圖檢查的迷思!
了解更多身體檢查項目
心電圖原理及作用
人體的心臟肌肉收縮時會產生微量電流訊號。因此,透過心電圖可以瞭解人體心臟健康情況。進行心電圖檢查時,醫護人員會為患者貼上十塊金屬導體,電子儀器會根據每塊導體所接收的訊息,以不同配搭產生12個電流圖型,從不同角度觀察心臟活動。
靜臥心電圖
進行靜臥心電圖時,病人需要平臥在床上檢查,靜臥心電圖可以檢查人體心臟運作是否正常,包括是否有心律不正、心臟缺血、心臟肥大及心肌壞死等。檢查過程只需10秒左右。
運動心電圖
由於輕微的冠心病只有在人體運動或情緒激動時才產生心肌缺氧的情況,而運動心電圖正正能觀察病人是否有異常。不過,此項檢查必須有醫生在場監督,因為病人可能會因運動而突發心絞痛,需立即治療。檢查需時約15分鐘,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決定跟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