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兒童都可能會坐不定的時候,如果情況持續,甚至發現他們難以保持專注力時,可能反映他們患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是一種腦部發展障礙,本港估計有超過40,000名兒童患有ADHD,如字能及早接受治療,有機會影響他們的社交、學業或操行等等。下文為大家介紹ADHD成因、特徵及診斷評估方法。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成因
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是一種腦部發展障礙,患者大腦運作與一般人有明顯差異,導致他們集中能力及抑制衝動能力表現較弱,最終甚至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及社交表現。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成因眾多,包括患者腦部結構出現分別、神經傳遞物質失衡、遺傳因素及環璄因素等等,已有研究證實,ADHD患者的兄弟姐妹患病機會較一般兒童高出30%。
每100名兒童有5人患ADHD!男女比例約2:1
根據流行病學數據顯示,每100名兒童之中約5人患有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而且男女比例約為2 比1。參考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的資料顯示,本港在2016年確診的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新症中,男女比例約為3比1,可見此患主要為男性患者居多。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3大特徵
過度活躍症是兒童較常見的腦部發育障礙之一,症狀大多在12歲以下的兒童出現,當中在5至6歲開始上學時最為明顯。不過,學行期的幼童常表現得活躍、注意力不集中或躁動不安,但不代表他們因而患有ADHD。要斷定兒童是否患有ADHD,患者必須符合此病大部份的典型症狀並在2個或以上環境下出現,問題持續逹半年或以上並影響學童的社交、學業或操行等等。以下是3大常見有關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特徵。
1. 過度活躍/衝動:
患有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兒童他們坐立不定,經常郁動或做動作,無時無刻也在活動,不會停下來,在不適當的時候亂跑或爬高爬低,難以安靜地玩遊戲或進行休閒活動。
2. 自制能力弱及個性衝動:
患有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兒童經常說話過多,甚至會打斷別人說話,他們難以自控,缺乏耐性排隊,甚至不能適當忍讓、容易跟其它小朋友有衝突。
3. 專注力不足:
患有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兒童經常忽略細節或在功課上犯粗心大意的錯誤,難以專注,容易分心,甚至難以按照說明進行操作,避免或不喜歡需要持續集中的事情,丟失事情或活動所需的物品,甚或忘記做一些日常活動,做事缺乏條理、難以妥善安排學習。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診斷評估方法
要評估兒童是否患有有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醫生需要由多方面作詳細的咨詢與了解,包括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和生活情況等,同時需要評估兒童在不同場合的行為表現及社交情況,並進行一系列心理及行為評估、注意力測試和自我報告等,最終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以及評估結果,作出臨床診斷。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治療方法
最後,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的治療主要可分藥物治療及行為管理。醫生或處方刺激中樞神經藥物,平衡腦部傳遞物質失調的問題,以幫助患者改善注意力、減低活動量和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另外,可以配合行為管理增加患者的專注力及組織力,改善他們社交及生活能力。